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吸血新世紀》純熟愛情也能嘖嘖稱奇


"We knew from the beginning nothing can hold a candle to Stephenie Meyer's writing. So everyone needs to stop trash talking it and get over it."
引錄自fb "I LOVED the Twilight movie! So shut up!" 小組的一句話,可知此片一出,反應相當極端,特別是一眾書迷。

個人而言,我是同意上述的說法的。雖然我沒有看畢整個系列的書,只是看了頭一本。但那時我一直都沒有想過此書會搬上大銀幕,畢竟太難拍出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嗎? 但是電影版卻出奇地充滿現代感之餘,還保留了書本的神髓。

自"Dracula"以來,已經太久沒有看過令人動心的彊屍片了。又或者應該說"Dracula"太經典太淒美了,它的一句 "We've all become God's madmen, all of us."至今仍難以忘懷。它跟此片根本不能並論,且兩者壓根兒是兩回事。

友人認為此片是青春少艾偶像片不肖一談,但其實只要割開此片糖衣,卻是另一番景象。

Edward Cullen選角一流相信不用多講了,懾人的眼神,不用張口也散發著鬼魅的味道,是唯美的,是與生俱來的。這正正就是吸血鬼應有的氛圍,充滿壓迫感卻又難以抗拒,令人為之傾倒。

"Your scent, it's like a drug to me. You're like my own personal brand of heroin"這種愛情是明乎其實的毒癮,戒不掉但又關乎生死。這也是我沉迷此類片的原因嗎? 它的浪漫淒絕,時而抽離時而優雅,直入心坎間的,就像非人間所有。

"When you can live forever what do you live for?"相當厲害的tagline,而她的答案就是為對方而活了:

"I'd never given much though to how I would die. But dying in place of someone I love, seems like a good way to go. I can't bring myself to regret the decisions that brought me face to face with death. They also brought me to Edward."

純屬愛情,卻能置生死於度外;
純屬愛情,卻能誇越世紀。

這種愛情,太罕有太稀奇太遙不可及。
你也想一嚐嗎,但這絕非常人能承受。

來,我們齊來見證久違了的中世紀愛情。

先聽聽由Rob Pattinson 親自演繹的Never Think,料不到他的嗓子也如此攝人:

《地球停轉日》一切仍正在發生

入場前,差不多每個朋友都勸我不要看,且劣評如潮。但我仍相當期待,不是因為Keanu Reeves,不是因為特技,而是因為它背後的訊息(對,我對環保電影有極深情意結)

而近年來較由《明日之後》到《絕望真相》/《第十一小時》《WALL E》,三者都有截然不同的表達方式。

當然《明》是最受歡迎,又雪崩又塌樓,鋪天蓋地的特技,又有點絕處逢生的味道,無論感官視覺刺激都一流吧! 到《絕》/《第》都以紀錄片的形式,前者有戈爾壓陣且較為生動,亦拎到Oscar,但香港都不是太賣座 ; 而後者更慘淡,雖說是Leonardo DiCaprio旁述,但作用不大。雖則資料較前者豐富,但太多人都嫌太悶 ; 到《WALL E》可算是近年較另類的卡通,但畢竟形象可愛討好,雖對白不多但都較易入屋。

其實近年開始愈來愈多(涉足)環保電影,今年已有《破天慌》《新鐵金鋼》《Wall E》到這套。但觀眾期待的《地球停轉日》,究竟是想破舊(1951年的《地球停轉日》)立新,還是想看另一套的《明》,新版的《末世浩劫》? 又或者撇開重拍的問題,在看了tralier/海報/戲名後,大家所期待的至少並不是一套環保電影吧?

或者,這就是問題所在。

觀眾期待的是外星人要毀滅地球,人類要站起來對抗諸類嗎? 結果,外星人的確前來毀滅,而毀滅的卻是人類。這正正是近年一眾紀錄片要糾正人們的觀念:

"If the Earth dies, you die. If the human race dies, the Earth survives. "

對,地球不會滅亡,是人類才會被滅亡。

或者,此片的確有些部份令人咋舌(我也受不了McDonalds的宣傳),而且還有莫大的進步空間。但請先不要漠視背後的訊息,"Change"(改變)是必須的,是急切的,但究竟人類可時才會明?我們也要有個外星人出來殲滅我們那刻才會醒覺嗎? 我們可保他也會給予人類改過自新的機會嗎?

"At the precipice we change." 那是事實,但也都太可悲嗎?

不要再自私地告訴我這一切不會在你有生之年發生,更不要告訴我這一切不會發生,因為這一切都正在發生/逼近。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推介 - 電視劇 "Life"

完全沒有動力寫法國電影節,由看完《西班牙公寓》後想寫,到現在電影節都完了,甚麼notes都沒有摘下。今日有時間坐下想寫點東西,才發覺自己原來對今年的法國電影節沒甚麼感覺,不是不好看,不是不值得看,只是沒有驚喜。

很平淡很平淡,我只記得這陣子每日來回中環好幾次看套戲,那就過了一星期。

有趣的是,我近日看的電視劇還精彩過它:

"Gossip Girl"我都岩,已鐵定有第三季,人物在第二季開始鮮明突出,關係也沒有那麼複雜。但一眾編劇喜歡不停製造『驚』喜,來日方長,就看看Season 3怎麼樣。

早前談論過"Diry Sexy Money"仍然繼續,盛傳已被砍,但我覺得仍然幾好看。此季集中火力催谷各個人物,Simon Elder一角更走向極端。基本上此季是在踩鋼線,至於怎走下去又不失衝,就要問問一眾新編劇。但個人認為至少,它要盡快返回第一季的核心問題:誰殺了NICK 的父親呢?




而我日看夜看的"Califonication"又做完第二季,幸好此劇沒有被砍,已落實拍第三季(可憐Ashby應該不再),但我仍想知道這兩個人究竟是否註定不能一起?Becca也愈演愈順暢,且看看她在新一季會否有突破性的發展(她是我第二最愛的角色啊)。

所以09年應該會有好多劇要看,盛傳的"The L word"和"Nip Tuck"都會有新一季。至於 "Califonication"幹麼那麼吸引我們遲些詳談。



反而想講講我近日看到入神的是"Life",對,就是明珠那套 "刑警"。今次名字不算難聽,但普通得過份,我寧願如你用內地譯的 "重獲新生"還到題。其實講開譯名,自從我聽到 "Dirty Sexy Money" 譯作 "錢作怪",再加多個 "Bones"譯作 '欲骨查" 後,真的不敢恭維。見到這兩個中文名,立即無興趣看。


但講開 "Life"就要順便講講 "Mentalist",兩者都是偵探片,兩位主角也有點神經質,都有沉重的包袱,兩位都是破案高手。分別是兩者人物的設入點不同,前者是坐了十二年冤獄的警探;後者是以似可觸摸人心態又似是靈媒的警察顧問。很難去作比較誰較出色,但我個人較喜歡 "Life"。

"Life was his sentence. Life is what he got back. "

我很喜歡有沉重包袱的主角,此劇主角坐了十二年冤獄,心理反常地豁然開朗,只是時以輕暴力解決問題,真正的情緒壓抑到差不多第一季尾才爆發。所以,請勿把它當成CSI 那種偵探劇看,它的懸疑成份不太重,反而眾案件都滲點訊息。而這些訊息都有點玄,但十分適用於主角身上:

" You don't have to understand 'here' to be 'here.' "
"Maybe life is a dream and we wake up when we die?"

" It's all connected"此句話Charlie常掛在口邊, 意味著當年的凶案,也提醒觀眾要留意每一集帶出的意識,息息相關。

還有它借眾人的"口供"去重新審視Charlie(有點像看真人show的感覺),加上有點格格不入的音樂,加起來卻幾有趣且很風格化。

如果看 "CSI" / "Criminal Minds" 看得太累,不妨看看 "Life":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渺渺》久違了的純愛 (加了少訐備註)

近年台灣多了很多同志電影,大大小小獨立商業都有。《盛夏光年》當然不再話下,還記得早幾年有套相當有趣的《17歲的天空》嗎?今年又有套《艾草》 、《花吃了那女孩》、《少年不戴花》,不是十分爆笑,就是又苦澀又隱喻。

直到這套《渺渺》,回歸純樸,狠狠地呈現了所謂男男、女女的愛情: 同性異性戀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分界線,只要全心全意愛過,就會畢生難忘。

今天的愛情,就是欠了這一點純粹性。

"那年夏天
我碰到一個愛過我的人 和一個沒有愛上愛的人"

這是海報上的宣傳語,看似淡淡的,但只要看畢電影後,它就會牽絆在心坎間,久久也不散。

你我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吧。

電影表面上以兩位女孩子為主線,然而隱藏的一段男男卻才是核心。不知是故意隱藏作驚喜,還是不想觀眾把重心偏移?

然而,兩者也是愛不出口:
當小貝迫陳飛說一句愛不愛時,陳飛就是說不出。很愛很愛卻無法說出來嗎? 所以他們一直選擇默默地愛。然而,直到一天夠勇氣開口時,無論你如何高聲呼喊,對方早已聽不到了。

愛情就是這樣的一回事:愛就得開口就得聲嘶力竭,告訴對方你愛 ; 一旦過了時候,你的愛就永遠飲恨在時光中。很殘忍嗎? 但其實不論是那一種愛,不過就是需要這一份純粹性。

而電影的小節位見心思,很多首尾呼應,如爛蛋糕/雞腳等,令故事更完整更豐富。
相信這套是我繼《練習曲》後令我著迷的台灣片(真的很想跑過台灣看電影節啊)。

趁還未落畫,不坊一個人跑去戲院看看吧!
---------------------------------------------------------------------------------------------

P.S之前忘了說說這套戲的音樂呢,值得談一談!

我很喜歡那首Get Together,看片尾時才發現是張智霖唱的,很久沒有聽見他的聲音呢,很有感染力呢! 另外,選陳綺貞"旅行的意義"作片尾也不錯。但突然,聽到廣東話,不是有親切感,而是反感。為什麼會有Hotcha唱廣東版"旅行的意義"呢? 太奇怪,把整個氣氛都打亂了! 誰硬要把它加進去?請問為了什麼呢? 是誰做的好事?算,忘了這個,一眾選曲都跟電影相當配合,如Thirteen Senses - Into The Fire,請問香港何時會有這張EP,為什麼近陣子沒有人去台灣? :(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HKLGFF 2008 -《 I Can't Think Straight 》甜到漏

HKLGFF眨眼間就閉幕了。來來來,簡單回顧一下,Gay Film有反思同志問題的《Clapham Junction》,Lesbian Film一定是本片 -《 I Can't Think Straight》 ,甜到漏的浪漫愛情喜劇。

港譯《靚女直不來》,直接但未免太庸俗嗎? 大概都估到故事的內容嘛? 好,再套用《The L word》(下稱TLW)一句 - "She's a spaghetti girl. Straight untill wet. " Bingo!

故事節奏明快,看得舒服流暢,而且妙語如珠。
就是關於出櫃,關於愛情,勝在毫不沉重。

而無論電影有否提及TLW的主角,都覺得此片有點像簡化版的TLW(就連海報都很相似)。特別是人物設定方面,Leyla愛文字,又果斷敢愛,又由宜變攣,到最後也成為作家 ; Tala的近中性打扮,帶點狂野又挑逗,你說他倆酷似誰?

情節有點土氣,但整體效果卻不錯呢。

有機會上正場或者找到dvd的話,真的值得一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