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30日 星期六

《浮花》活色生香


女人,真的可愛到不得了。

眾女主角演來揮灑自如,簡直活色生香。
誰說女人不可獨立運作?

男人壞,就不愛。
男人太壞,便乾脆把他埋掉。

原來,沒有男人,都沒甚麼大不了的。
女人,是可以撐起半邊天的。

自給自足,挺起胸膛,明天還會繼續,撐下去。

然而,「每個人都有做不完的事,甚至做到一塌糊塗。」
母親的回歸,是愛的延續和重生。

不追求軀體上的完整與聖潔,著重的是心靈的修補。
女兒高唱著兒時的曲調,哭泣中充斥著懷疑和懷念。

直到,她與媽媽相遇。

這一次,流過的是逐漸的明白、了解和體諒。
內心深處的空洞,終於被填補了。

而媽媽,也繼續以她的「姿態」去填補別人的或缺。
伴著無法被愛的人,走完最後的路程。

每個人,仍然有她做不完的事。`

本來,死亡在此是孤獨的(就如開首一幕自己打理自己墓碑一幕),但後來死亡卻變得如此安穩。

一切,就在歡笑中平靜地變得理所當然。


2006年9月29日 星期五

《Tsotsi》從對照中重生與成長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和發現的旅程。
電影的力度,就是成功把男孩於心理上的拉据真實展現。

錢,可以解決一切。
只要你付得起錢,生命只不過是一堆銀碼。

對在貧民區長大的孩子來說,錢才是最有價值的。

還未搞得清生活是什麼的一回事前,現實已向他招手。
童年,並不是天真和快樂,莫講甚麼愛和家庭。

究竟父母的角色和崗位是甚麼,他一曉不通。
媽媽,連伸手觸及都不能。
爸爸,殘暴地把狗踢斷骨。

就是如此,真實又可怕。

結果,他選擇出走,而由那天開始,一切已經無法回頭。
從此,他選擇先發制人,保護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生存。

當每天都活在危機當中,鎗理所當然地成了生存的工具。
從此而來的保護,才最實在安全。

搶劫還是殺人,都不過為了活下去。
現實就是如此,死亡?早已司空見慣。

怪,只怪你運氣不好。

他以鎗逼使人屈服,以暴力保護自己。
這是唯一的表達方式。

「你活得像隻狗,你還要活下去?」

由懷疑到暗生認同,老人的出現起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開始,他嘗試了解生命為何物,留意周遭的一切。

他,為他帶來另一個看透世情的設入點。

矛盾和複雜的心態,隨著嬰兒逐漸曝光。

他經常強調孩子是他的,把孩子命名為David,說穿了還不是一份希望的投射,身份的假轉移。

關顧背後,某程度上是一份自憐。
嬰兒,彌補和修整的正正是他過去內心的或缺。

慢慢,他變得有良知和人性。
慢慢,他懂得用鎗以外的與人溝通。

世界,從未如如此遼闊。

導演沒有刻意勾劃貧富區,而嬰兒爸爸一角,也比誰更諒解和冷靜。
但世俗(如警察) 非黑即白的規條,根本未曾了解過這國度。

是背景和教育的分別?

他倆的「重生」,正正就是答案。

一天,只要我們肯放下某些偏執和成見,人與人之間只不過是咫尺之距。

2006年9月26日 星期二

HKAFF 2006 -《Tonko Zombie》笑談人生


咬到頭破血流,下下拳拳到肉……
暴力血腥?絕對不算(比起佐藤前作,實在小兒科)。

暫且撇開以上不講,始乎喪屍背後,別有用心。

首先,兩個喜愛柔術的人,努力不停練習。
然後,被遺棄或已死者復活,變成喪屍復仇。

多得mitsuo一身好武功,成功脫離。
但結果,mitsuo不幸被咬。

這個英雄主義的人物,最後跳河自盡。
臨死前,拋下一句“life means farewell.”,灑脫毫爽;
死後,又黎”live by your own stealth.” ,可謂當頭捧喝。

喪屍橫行後,有錢人建立起自己的金字塔;
而低下階層的只好淪為奴隸(如人手供應電力),任勞任怨。

而有錢人繼續他們窮奢極侈的生活,娛樂的是人與喪屍(人)互相撕殺。
任何一方,被狠狠地打,打又打不死,就可滿足他們折磨別人的心態。

真假不重要,最重要耐看。
淪陷至此,可能就如主持所說”they’re below under stress.”

而壓力轉化的不是能量,而是戾氣。
可能,真的有一天,貧富懸殊,會嚴重如眼前的。

然而,大家都被困於自己築起的圍牆內。
行多步都怕,其實人人都貪生怕死。

“Go to Russia and be a strong man.”
Russia是南方又好北方也好,其實象徵的正正是一片樂土和生機。

只要誰夠膽衝出圍牆,就能到達。
而mitsuo的結局,荒唐得來又好現實。

其實,人生有時就是如此荒謬抵死,分別在於你以悲或喜去看。
以喜劇角度出發,其實it’s not a big deal。

2006年9月23日 星期六

《相思光年》披上外星糖衣的愛


乍看下,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故事。
一個外星人與地球人相遇上,大約就像一種人鬼殊途的宿命。

再看,劇情似層相識。
兩小無猜的愛情,一直愛得盲目,死心塌地,不離不棄。

就算這段愛情註定是一場宿命,都要走下去。

披上外星的糖衣後,令其比起過去摧淚的公式,來得新鮮輕鬆一點。

兩人有共同的語言、信念,彷彿對方以外的都不重要。
兩人相遇的時光越短,越懂如何掌握一分一秒。

幸好愛得再死心眼,都沒有時時刻刻摧淚;
兩人的愛也直接了當,沒有太多枝節。

只是,仍然逃不開悲劇的命運。

「這是界線,不能越過。」
女主角口邊總掛著此話,令這場宿命更似命中註定。

這段感情太多愛,太多虧欠,走得太痛。
或者,無法善終的愛情,就如他在圓形的麥田圈上跑一樣,見得到,但永遠無法走到盡頭。

其實,他永遠不超越這界線,就永遠都趕不上這列車,追不到她。

這種遺憾和悲劇性,相愛卻無法一起……
這個外星糖衣披得漂亮卻流於表面。

其實,此類韓片何時才可從死別中走出來,擺脫宿命?

《在晴朗的一天收檔》快樂的終結

早前的《歌舞廳的最後一夜》是由終結到延續; 而今回說的是如何由延續到終結。 根據真實節目《原野良伴》寫成的《晴》,寫實且充滿著懷舊的味道。 那是一段屬於Fitzgerald Theatre的日子/時代。

那時有真人演釋的廣告,把牌子歌詠一番,然後鏗鏘朗讀;
還有難得的Live band show,這令人想起早前的《人間定格》。

雖然直到今時今日,電腦已經取替了以上種種。

但眾人之間的那份感情,無法言喻,卻又活像一個大家庭。

畢竟,天下無不散之延席。
最後的一夜,沒有哭哭啼啼,沒有要生要死。

反而,這一份舊時代的懷念,滲著一種世故的態度。

“No bad news, it will go away.”
“Every show is the last show.”

說的是「既來之,則安之。」。
以樂觀的角度反襯這個時代的終結,和處之泰然的人生觀,看得人豁然開朗。

笑聲中,我們都一同在懷念和感嘆。
然而,這段共同的經歷,可以很個人的。

你又想起些甚麼?

HKAFF 2006 -《慾望的謊容》慾望的延續和真相

不寒而慄的,不是一幕幕整容的畫面,而是那當中那份竭斯底理的瘋狂。 金基德今回以整容為題材,較以往通俗大眾,直接易明。 乍看下和一向的作風截然不同,其實不然。

導演在接近崩潰的邊緣,借用雕塑的形態,再次呈現了一種極端的愛戀。

雖則整容在韓國相當普遍,但今次不是為美……
女孩為怕男孩生厭,決心蛻變成另一個人。

新的臉新的身份,新的愛情。
愛要扭曲成完全的佔有,就必須徹底掌握對方,包括行為與思想。
結果,她選擇以陌生的軀體,熟悉地駕馭這段愛情。

然而,越走越歪。
在窮途末路中,但覺臉容改變後,我非我,也非他人。
以新的身份得到的愛情,又不實在。

最後,自我價值都毀滅。
以為一切運籌帷幄,卻發現佔有過後,更痛更悲傷。

兜兜轉轉,他愛的還是從前的自己。
其實,當初這段愛情欠缺了信任和滿足,多了不安份和慾念。

電影成功呈現現代男女間愛情,盲目又脆弱。
究竟,怎樣才算得上愛?

結果,男孩的回應已是答案。

直至,悲劇和犧牲後才驚覺如何去愛。
可惜,太遲。

戲中多次出現的雕塑,其實正正就是這段愛的寫照。
由刻意營造一刻開始,就如潮漲般,沒法回頭。

最後,(雕塑)所擁抱的不過是自己。
一切一切是否為了報復?

然而,一切只不過是一個循環,就如潮漲潮退般自然。
最後的一幕,破落在地上的,正正就是自己。

根本,誰都不懂得愛。

2006年9月16日 星期六

《The Devil Wears Prada》通俗怡人

以紐約為背景的《The Devil Wears Prada》,終於從書本中跳出來。 由《Sex And The City》導演執導,他鏡頭下的紐約總多姿多采,富節奏感,深具具時代氣息。


由Meryl Streep飾演Miranda,從容不迫的演技,既壓場又具氣派。
有人說她不夠惡魔,不夠心狠手辣。

的確,比起書本中Andy主觀所描述的不一。

但電影以客觀的角度設入,卻使靈魂人物Miranda立體浮現又具深度。
比起同類電影為求忠於原著,搬字過紙,這個魔鬼更可取更耐看。

而 Andy一角始乎相當適合Anne,同樣是小人物大改變,又有大變身的情節。變身前變身後的趣味,挾著點點《走佬俏公主》的味道,舉手頭足生動活潑。

電影能充份掌握角色的定位,人物間關係上情感轉變和距離,使其有所成長。
Andy最後和Emily一話,落落大方之餘,也消除怨恨;
兩位女主角由看不起,到相互欣賞,同情憐憫,令人感動又窩心。

而對於具戲劇性的商業社會和個人理想的取捨,似乎略遜一籌。
如能再加以描述Andy從兩者之間的爭扎和心態上的轉變。
可加以發揮由力爭上游後,突然抽身離去一環,效果應會更完整。

然而,作為一套輕鬆喜劇小品,其實已相當不俗。

2006年9月10日 星期日

《情留戀屋》太完整的收結


自從《八月照相館》和《觸不到的戀人》後,已很少接觸韓片。
對《觸》,我是有特別偏好的。

湖邊的小屋,誇越時空的愛情,總滲著悲傷的調子。
今回美版的《情留戀屋》,仍然保留浪漫的情懷,少了悲劇性,多了戲劇性。

《觸》側重的是兩人愛情的進程;
而《情》劇情來得多掣肘多衝突,始乎不滿足只於信件上的對話。

當中如兩人不斷偶遇,互生情愫,未免太刻意。
純粹的愛情,變得複雜又多變。

相信是電影背景的問題,顯得兩條公式截然不同。
今回,電影對二人的心理和背景卻較為深入。

“The next will be better.”
“Everyone keep the distance.”

現代都市人,學會保護自己過後,總無法安然打開心屝。
情況就如《Crash》一樣,怕受傷怕接觸,舉步為艱。
不懂珍惜把握,結果錯失太多。

的確,總惹人共鳴。

然而,只要你相信“Feeling is real.”,就可從自憐中跳脫重生。
又或者換個角度,你相信,愛情就在眼前。

愛情無法得以善終,究竟是時間不對,天意難違,還是心態問題?
如果性格改變命運,愛情就需要兩者互相磨合改變必然的。

但如把愛情獨立於外,《觸》的成功是那份悲慟和感染力。
而如刻意化悲為喜,說明命中註定的話,如此愛情還算不算浪漫淒美?

如果配合公式而言,還算合理。
為戀人畫上的句號,是否太完整?

2006年9月3日 星期日

香港國際電影節2006 -《伊莎貝拉》尋找與連繫


在這段無意的相認之旅中,是重新認識對方,還是更勇於面對自己,
包括過去與現在,一場自我追逐的遊戲。

就在過去與現在交織,彌補和締造未來。
是漫長的,但這一刻卻是永恆。

屬於這一刻的,只有他倆才明暸。
爆樽的一場,溫和地溶化了暴力。

一切一切,只會屬於他們。
那個秘密,他會好好地守下去。

錯誤地,他得到了重生。

導演又再用他熟悉的說故事手法,簡略的片段穿梭當中,然後一氣呵成地連續。

然而,他們感情細得可穿梭窄巷中。

可惜,這份情有點不名所以。
是誰戀著誰,是救瀆還是贖罪?

此乎當中並沒有一個定位,實在有點無所適從。
但在那美化的鏡頭下,除了那些別人的影子外,也有一種被拉長的無助感。

在這人生路上,始乎不由自主,但一切卻又握於手中。
昨日種下的,就算最後變成枯枝,也算是一個結果。

無助的就是我們從來忘記我們種下過什麼。

畢竟,人與人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是連年日也解不開的。

伊莎貝拉,就是一份提醒,包含的是一份連繫。

你又找到你的伊莎貝拉嗎?


2006年9月1日 星期五

《藉著歌聲說愛你》宿命延續的傳奇人生


喜歡Bobby Darin 的朋友,你看得感動開心嗎?

刪減了他早年在Pocono的生活;
沒有他與Connie Francis的浪漫情史;
少了與Don Kirshner合作曲詞的部份……

似與不似,夠與不夠,見仁見智。

然而,故事脈絡明確,明快流暢。

由永久心臟病開始……
童年引領自己重新經歷,記起一生的起伏。

回味人生,該如何說起?

戲中戲,可豐富想像,更回應年老問題。

“Just tell the truth, never go wrong with the truth.”
就是此信念,學習相信事實,相信自己。

醫生斷定死亡將致,音樂卻喚醒了他。
相信自己的天份,努力學習。

結果,他活下去。
寫下一手一手不朽名作,“Splish Splash”, “Dream Lover”

“Everybody know who you are, but you keep walking.”
他不甘於原定踏步,不甘於只焗限於某市場。

於是,他比人做得更多更落力。
愛情,同樣。

她的出現,豐富了他的生命。
他倆產生的對照作用,也令他看清自己。

所有所有,都是自己盡力爭取。
他總比人行快一步,走在尖端。

然而,世事不會如常。
戲劇性的情節,每天都在發生。

接受與否,又是另一回事。
結果,他藏起自己。

當他復出時,人們已經無法理解「他」。

質疑和否定,無法拿涅個人的核心價值。
直至,抓緊政治的題材。

成功的人,總會求變。
舞台上,總是多采多姿。

“People hear what they see.”
終於找到人和音樂的化學作用,何時何地都可激動人心。

低潮還是高潮期,他也是屬於音樂的大舞台。
當他離開時,只不過是宿命光榮終結。

音樂,仍在。
他,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