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HKIFF 2008 - 從《浪盪天涯》走到《第11小時》
浪蕩,是一種情懷,一種情操。要有怎樣的因由和動力才使人不顧一切出走?
電影沒有書那麼詳盡,但是仍然有著這種情懷。(如欲更了解主角的一切,極建議看看原著)
物慾名利薰陶得人忘了是非黑白,向上爬的基制使人每日營營役役。每人每日,機械式般生活。主角大概受夠這樣的生活,也受夠了父母的虛偽。結果他以一個全新的身份,離開熟悉的領域,尋找陌生的土地,從而尋找新的自己。
沒有甚麼,比起能做到心靈洗滌更激蕩人心。
“Some people feel like they don't deserve love. They walk away quietly into empty spaces, trying to close the gaps of the past.”
其實主角在訴說的時候,同時也在自我反思。
此片有點像公路電影,他遇上的人個個都貝閱讀性,而每個人都教他更了解,人生應該/可以是怎樣的一回事。
同時,他亦從他人身上重新肯定、認識自己,整個人真真正正成長過來。
真正在身心的層面,都經歷到自己真的活著。
“And I also know how important it is in life not necessarily to be strong but to feel strong. To measure yourself at least once. To find yourself at least once in the most ancient of human conditions. Facing the blind death stone alone, with nothing to help you but your hands and your own head”
人生的體會,從來都應該在人世的跌跌碰碰中領會。現世代的人都過分沉溺於努力賺錢的經濟體系中,然而這漸等同了生活素質。結果,久而久之我們對一切都麻木。結果,我們忘了世界的美好。
此電影的前題也是環保紀錄片th hour>的命題。
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結果拼命地工作,不以為已浪費更多資源。根本無暇欣賞大自然,結果人們忘卻了大自然的美,就任由一己的方便和利益,肆意破壞它。
問題就是我們的思想,一種根深蒂固但錯誤的思想。我們以經濟為上,其餘一切成為次要的附屬品。 人類又以為被滅亡的會是地球,但其實人類才是即將滅亡的動物。
人類在浪費資源,其實犧牲的不過是自己。
只是人類自以為是萬物之靈,又自命不凡,結果肆無忌憚去破壞我們所擁有的。
其實,一切未必太遲。
然而,首先要改變的是我們的思想。
“When you want something in life, you just gotta reach out and grab i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