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窒色》其實是一齣悲劇

早年看過小說版的Choke,見它會改篇成電影,立即把書再翻了一篇,依然精彩絕倫。

所以急不及待跑去看電影版,不算得上非常失望,但是太過平鋪直敘吧?這不過是在交待一個故事,根本不夠傳神。特別是靈魂人物 - 媽媽,一點也不突出,要知道其實主角長大的背景是故事的骨幹,電影拍得太過含糊,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另外,在夜店對金髮女郎評頭品足一幕,太過簡短草率,不再有趣了。而問題的核心是,請問主角患"性癮"的原因,他自我發現/尋找的過程,那份神髓去了那裡? 又請問結局怎麼收得那麼趕,而rocks wall去了那兒?

90分鐘,其實根本不夠全面展示Victor Mancini。

好,或者未看過書本的話,會當它是一般性趣喜劇看待吧!

但是故事本身,我認為其實是一齣悲劇:

Victor說人人都想做英雄,只要你讓他滿足這個慾望,他一輩子也會記得你,一輩子都覺得有責任照顧你。而他不過想要愛,他不過希望在那片刻找緊愛,在懷中感受一點暖意。各取所需,有何不可? 或者你覺得這全都是藉口,一派胡言,但只要你回望他的童年,你就會明白 :

"That you had to risk your life to get love. You had to get right to the edge of death to ever be saved."

要這樣才感受到愛,不太可悲嗎? 我真的笑不出。
要從無間斷的性愛中,他才覺得自己在存活,不太可悲嗎? 我真的真的笑不出。

"The only person we'll hate more than each other is ourselves. There are few minutes I can be human"

結果,沉淪在肉體的歡愉中,遠比腳踏實地享受人生,更舒適更實在。太可悲了,怎麼會笑得出?
"Even the worst blowjob is better than looking at the best sunset, or smelling the prettiest flower."

對,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但有時可以選擇,或者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Where we're standing right now, in the ruins in the dark, what we build could be anything." / "We are not born equal sinners, or perfect knock-offs of God. The world tells us whether we're heroes or victims. But, we can decide for ourselves"

幾悲哀也好,我們都要繼續自己的人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