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9日 星期五
《Tsotsi》從對照中重生與成長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和發現的旅程。
電影的力度,就是成功把男孩於心理上的拉据真實展現。
錢,可以解決一切。
只要你付得起錢,生命只不過是一堆銀碼。
對在貧民區長大的孩子來說,錢才是最有價值的。
還未搞得清生活是什麼的一回事前,現實已向他招手。
童年,並不是天真和快樂,莫講甚麼愛和家庭。
究竟父母的角色和崗位是甚麼,他一曉不通。
媽媽,連伸手觸及都不能。
爸爸,殘暴地把狗踢斷骨。
就是如此,真實又可怕。
結果,他選擇出走,而由那天開始,一切已經無法回頭。
從此,他選擇先發制人,保護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生存。
當每天都活在危機當中,鎗理所當然地成了生存的工具。
從此而來的保護,才最實在安全。
搶劫還是殺人,都不過為了活下去。
現實就是如此,死亡?早已司空見慣。
怪,只怪你運氣不好。
他以鎗逼使人屈服,以暴力保護自己。
這是唯一的表達方式。
「你活得像隻狗,你還要活下去?」
由懷疑到暗生認同,老人的出現起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開始,他嘗試了解生命為何物,留意周遭的一切。
他,為他帶來另一個看透世情的設入點。
矛盾和複雜的心態,隨著嬰兒逐漸曝光。
他經常強調孩子是他的,把孩子命名為David,說穿了還不是一份希望的投射,身份的假轉移。
關顧背後,某程度上是一份自憐。
嬰兒,彌補和修整的正正是他過去內心的或缺。
慢慢,他變得有良知和人性。
慢慢,他懂得用鎗以外的與人溝通。
世界,從未如如此遼闊。
導演沒有刻意勾劃貧富區,而嬰兒爸爸一角,也比誰更諒解和冷靜。
但世俗(如警察) 非黑即白的規條,根本未曾了解過這國度。
是背景和教育的分別?
他倆的「重生」,正正就是答案。
一天,只要我們肯放下某些偏執和成見,人與人之間只不過是咫尺之距。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